September 20, 2012

要給學生“一杯水”,教師首先要有“流水”

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學生在高中階段恢復音樂欣賞課,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影響。它為青少年智力的lifestyle全面發展,心靈的淨化,人格的完善,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的普遍提​​高,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。那麼,怎樣才能上好高中音樂欣賞課呢?我的體會如下:
一、不斷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。
俗話說的好,要給學生"一杯水”,教師首先要有"流水”。作為一名音樂教師,不一定是音樂方面特殊人才,但是,必須全面掌握專業知識,有熟練的技能技巧。只有這樣,才能靈活駕馭課堂,開展其它音樂課外活動。音樂教師除對本專業的歌唱、演奏、舞蹈、指揮等技能,還有作曲知識、中外音樂史及重要音樂作品、作家等方面的音樂理論必須掌握外,對文學、歷史、美學、地理、哲學、教育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,音樂教師只有博學多才,教學時才能運用自如,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、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,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,啟迪學生的智慧,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。因此,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,努力提高自身素質,才能真正勝任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工作。
二、巧妙運用音樂教育教學藝術。
高中音樂欣賞課內容繁多,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,受閱歷和知識的製約,學生不可能對這些內容都很感興趣。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的興趣、愛好,對不同的樂曲採取不同的學習態度。喜歡的就抱積極的態度去欣賞;不喜歡的,就表現出厭煩情緒,以消極的態度去應付,不認真聽,不動腦想。籤於這種情形,在教學中,我就先從導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所謂導語是教師導入新課的語言,是課堂講課的第一個環節。俗語說:"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”。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時,課前就有聽到同學說民歌沒意思,土里土氣的,不喜歡聽,沒興趣欣賞。然而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,蒐集資料,設計方法。上課一開始,我就出示了兩句樂譜:一句是《沂蒙山》的民歌,另一句是《十五的月亮》,先讓同學們視唱,並分析、比較它們的異同點,然後說明, 《十五的月亮》是以山東民歌為基礎,演變加工而成的。這說明民歌是音樂創作的源泉,它在音樂創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Claire Hsu意義。隨後,教師提出要求,這節課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首民歌,這樣,同學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,課則上得很順利。
三、精心傳授音樂作品欣賞方法。
音樂欣賞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是遠遠不夠的,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,充分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,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。這就是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:直覺(感官)欣賞----感覺(情感)欣賞----理智的欣賞。不同體裁的音樂欣賞的要求、方法也不同:
對於歌曲的欣賞:一般可以藉助歌詞較直觀地理解歌曲內容,達到欣賞的目的。對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較朦朧的作品進行欣賞,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學及文化素養。而對於一些古代的、其他民族的、外國的藝術歌曲、歌劇、詠嘆調等作品的欣賞,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之外,還要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、創作動機、民族習俗、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有充分的了解,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new Harvard's car models內容。

Posted by: gorgeous at 08:12 AM | No Comments | Add Comment
Post contains 14 words, total size 9 kb.

Comments are disabled. Post is locked.
16kb generated in CPU 0.0081, elapsed 0.0561 seconds.
33 queries taking 0.0506 seconds, 75 records returned.
Powered by Minx 1.1.6c-pink.